麻疹 麻疹(measles)是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,是一种自限性疾病,具有高度传染性。典型的麻疹症状通常包括高热、咳嗽、流鼻涕、流眼泪、口腔麻疹黏膜斑,首发症状出现3~5日后出现全身斑丘疹,出疹期间发热更高。病后大多可获得终身免疫。常见并发症有肺炎、喉炎等。

麻疹概述

麻疹(measles)是由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,是一种自限性疾病,具有高度传染性。典型的麻疹症状通常包括高热、咳嗽、流鼻涕、流眼泪、口腔麻疹黏膜斑,首发症状出现3~5日后出现全身斑丘疹,出疹期间发热更高。病后大多可获得终身免疫。常见并发症有肺炎、喉炎等。

麻疹的病因有哪些?

麻疹病毒是麻疹的病原体,是已知的最具传染性病原体之一,人类是麻疹病毒的唯一宿主。

在感染的早期,即麻疹病毒侵入人体2~3天后,病毒会在受感染者的呼吸道中大量复制,感染者咳嗽、打喷嚏或说话时,受感染的分泌物会被排出体外,进入空气中或落在物体上,其他人通过接触或吸入这些分泌物被传染。

麻疹病毒在人体外生存力弱,不耐热,可以被紫外线、高温、酸性溶液、乙醚、胰蛋白酶迅速灭活。随飞沫排出的病毒在室内可存活至少32小时,但在流通的空气中或阳光下半小时即可失去活力。

麻疹有哪些典型症状?

典型麻疹的症状

潜伏期症状

麻疹的潜伏期大多会持续6~18天,平均10天左右。潜伏期末可能出现低热或全身不适的症状。

前驱期症状

通常持续3~4天。主要症状有:发热、咳嗽、喷嚏、咽部充血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。结膜充血、流泪、畏光等结膜炎表现。

麻疹黏膜斑:这是麻疹早期的特异性体征,常在出疹前1~2天出现。开始时见于上下磨牙相对的颊黏膜上,如沙粒大小的灰白色小点,周围有红晕,常在1~2天内迅速增多,于出疹后逐渐消失。

其他表现,如全身不适、食欲减退、精神不振等。婴儿可有呕吐、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。

出疹期症状

麻疹皮疹多在发热3~4天后出现,始于面部,然后自上而下蔓延至躯干、四肢,最后可达手掌和足底,但手掌和足底很少受累。皮疹初为压之褪色的红色斑丘疹,没有痒感,之后部分皮疹融合成片,颜色加深,可能有瘀点。出疹期间其他症状加重,体温可高达40℃,在皮疹出现后2~3日体温达到峰值,咳嗽加剧,患儿会嗜睡或烦躁不安。

恢复期症状

如果没有并发症发生,出疹3~4天后开始退热,食欲、精神等全身症状逐渐好转,皮疹按出疹的先后顺序开始消退,疹退后皮肤留有棕褐色色素沉着,可能伴有脱屑,一般7~10天后完全消退。

非典型麻疹的症状

轻型麻疹症状

与典型麻疹相似,只是临床症状较轻,主要特点为一过性发热,轻度眼鼻卡他症状,全身情况良好,可无麻疹黏膜斑,皮疹稀疏、色淡、消失快,疹退后无色素沉着或脱屑,无并发症。

重型麻疹症状

持续高热,全身中毒症状重,伴惊厥、昏迷。皮疹密集融合,呈紫蓝色出血性皮疹者常伴有黏膜和消化道出血,或咳血、血尿、血小板减少等。此型患儿常伴有肺炎、心力衰竭等并发症,病死率高。

异型麻疹症状

持续高热、乏力、肌痛、头痛或伴有四肢水肿,皮疹不典型,出疹顺序不规则,易并发肺炎。本型少见。

麻疹如何家庭护理?

照顾麻疹患者时,以支持治疗为主,家长需要做好家庭护理:

让患者多休息,保证液体的摄入,多喝水、果汁、电解质等,及时补充因发热和出汗而流失的液体。

使用加湿器来缓解咳嗽和喉咙痛的症状。

注意保护眼睛,让眼睛多休息。若有畏光等不适,可以把灯光亮度调低、拉上窗帘或佩戴太阳镜,避免阅读或看电视。

麻疹怎么预防?

暴露后预防

对于易感且感染后危害可能较严重的个体可以采取以下保护性措施。

暴露后接种疫苗

如果易感个体,如婴儿之前从未接种过疫苗,可在接触麻疹病毒后72小时内接种麻疹疫苗,以预防感染。若接种疫苗后麻疹仍然发展,通常症状较轻,持续时间较短。

人血丙种球蛋白

孕妇、婴儿和免疫系统较弱的个体暴露于麻疹病毒后,医生可能会建议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以增强抵抗力。在病毒暴露后的6天内注射,这些抗体可以预防麻疹或减轻症状。

免疫接种

接种疫苗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,儿童和成人都建议接种。我国已将麻疹-风疹疫苗(MR)、麻疹-流行性腮腺炎-风疹疫苗(MMR)列入儿童计划免疫程序。

接种疫苗

疫苗是预防麻疹的最佳手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