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登入
- 购物车{{shopingCartNum}}
- 简体中文
内分泌系统是由内分泌腺、内分泌组织和内分泌细胞所组成的体液调节系统,主要在神经系统支配和物质代谢反馈基础上调节激素分泌,进而调节人体的各种活动,保持人体健康。人体内分泌系统包括下丘脑、垂体、甲状腺、甲状旁腺、胰岛、肾上腺、性腺等多个腺体,以及分布在其他器官的内分泌组织和细胞。内分泌失调(endocrine disorders)字面意义上可理解为人体内分泌系统功能出现异常,他并不是一种疾病,而是一个泛指的概念,是指各种内分泌疾病所引起的激素作用异常,进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。
不同症状背后可能对应的是不同的内分泌疾病,如内分泌腺瘤可造成激素产生过多,自身免疫损伤可造成激素产生过少,还有些内分泌疾病可导致激素无法顺利发挥作用,这些疾病引起的一系列症状被统称为内分泌失调、内分泌紊乱。
按腺体功能分类
功能亢进:常伴有腺体增生、腺瘤,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,即甲亢。
功能减退:内分泌腺受多种原因的破坏,如先天发育异常、遗传等原因,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,即甲减。
腺体组织异常:如单纯性甲状腺肿瘤和甲状腺癌。
按发病部位分类
原发性病变:靶腺病变,如原发性甲减。
继发性病变:下丘脑或垂体病变,如继发性甲减、三发性甲减。
内分泌系统疾病主要由激素产生过多、激素产生过少和激素在靶组织抵抗这三大类原因导致。
激素产生过多
主要由内分泌腺肿瘤、多内分泌腺肿瘤病、伴瘤内分泌综合征、自身抗体产生、基因异常、外源性激素摄入过量等原因导致。
激素产生过少
主要由内分泌腺破坏、内分泌腺激素合成缺陷、内分泌腺以外的疾病等导致,其中内分泌腺破坏可能是由自身免疫损伤、肿瘤压迫、感染、放射损伤、手术切除或缺血坏死等原因所引起。
激素在靶组织抵抗
指激素的产生虽是正常的,但激素在该发挥作用的器官因为各种原因而不能正常发挥作用,如生长激素受体基因突变造成的侏儒症;甲状腺激素受体基因突变引起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。
生理因素
处于青春期的青年由于体内的内分泌平衡被打破,激素分泌水平失衡就会出现内分泌紊乱,部分女性的内分泌系统疾病来源于遗传。
营养因素
当饮食没有节制、劳倦过度、偏食挑食等,会导致消化吸收功能下降、营养状态变差、代谢能力变差等,进而引起内分泌系统疾病。
环境因素
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是引发人体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又一大因素。
情绪因素
内分泌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,尤其是女性表现得更明显,比如情绪焦虑、暴躁、心悸、紧张等都会导致人们的内分泌功能下降,可能会引起女性的月经不调、痛经,严重者还可能出现不孕不育,除此之外还会导致面部皮肤分泌油脂过多,出现痘痘等问题。
垂体功能减退
垂体激素缺乏导致的复合症候群(多种有关联的症状),可以是单个激素减少或多种激素同时缺乏。垂体机能减退的体征和症状因人而异,具体取决于受影响的垂体激素及其影响程度。可以出现疲劳、肌肉无力、体内脂肪成分的变化、缺乏野心以及社会隔离等症状。
甲状腺疾病
甲状腺功能亢进
简称“甲亢”,常伴有甲状腺肿大、眼球外凸、基础代谢增加和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异常。还可以出现体重减轻、心律不齐、焦虑烦躁、震颤、出汗、疲劳、肌肉无力等症状。
甲状腺功能减退
简称“甲减”,甲减较轻者症状表现不明显,但重度者会出现特征性非凹陷性水肿,如小腿出现水肿,手指压下去但皮肤没有凹陷。
此外,常见症状还有表情淡漠、反应迟钝、皮肤粗糙、面色苍白、眼睑、脸面浮肿,眼裂狭窄、睁眼费力、唇厚舌大、毛发稀疏、干枯脱落、眉毛外1/3脱落、声音嘶哑、单调如蛙声、听力下降、畏寒肢冷、智力减退、嗜睡或失眠、眩晕、动作迟缓、失调、食欲减退、大便秘结、气短乏力、指甲脆而增厚、体重增加、跟腱反射迟缓、性欲减退、男子阳痿、女子月经不调或闭经、不孕等代谢降低的症状。
肾上腺皮质疾病
库欣综合征
肾上腺皮质激素亢进所导致,主要症状为满月脸、多血质、向心性肥胖、皮肤紫纹、痤疮、糖尿病倾向、高血压和骨质疏松等。
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
主要症状表现为逐渐加重的全身不适、无精打采、乏力、倦怠、食欲减退、恶心、体重减轻、头晕和体位性低血压、皮肤黏膜色素沉着等表现。
嗜铬细胞瘤
起源于肾上腺髓质、交感神经节或其他部位的嗜洛组织,引起持续性或阵发性高血压和多个器官功能及代谢紊乱。主要症状为阵发性或持续性高血压、头痛、多汗、心悸及代谢紊乱症群。
多囊卵巢综合征
雄激素过多导致皮肤多毛、痤疮,无排卵、不孕、卵巢多囊样改变。
严格来说,中医并没有内分泌失调这种诊断。医生会根据具体症状和病因来处理,比如患者以脸部痤疮为主症就诊时,医生会考虑患者的饮食、睡眠、年龄层等因素,分析病因,可能同痰饮、脾虚等有关,给予对症治疗;患者以肥胖就诊,可能伴有头晕乏力、少动气短等症状,中医认为可能同气虚阳衰、痰湿郁滞有关。
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,在医师指导下治疗。
对于患者自身
要注重对身心的调理。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,不要自暴自弃,克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;调节代谢方面,要保持畅通的饮食与饮水,保证消化代谢正常。
对于患者家属
照顾患者是有一定的心理负担的,因此,要保持平和心态,耐心对待患者,并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,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。此外,在患者的饮食、运动、情绪等方面都需要给予一定的帮助,使其尽快恢复到健康状态。
因为内分泌失调概念宽泛,其背后可能是各种不同的内分泌疾病,建议根据具体的疾病要求调整饮食,如果没有特殊的饮食、活动禁忌,可参考下面的日常生活建议。
饮食
少油盐,少用高盐调料,少吃腌制食品,注重荤素搭配,多吃水果和蔬菜,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。
饮食推荐
食物应多样:日常饮食用应尽量包含水果蔬菜、肉蛋奶制品、水产品、大豆及坚果制品,主食可选择全谷物或谷薯类主食。
饥饱要适当:不应暴饮暴食,以成年人为例,“中国居民膳食指南”推荐每日食物摄入量为谷薯类主食250~400g,谷物(包含杂豆)50~150g,蔬菜300~500g,水果200~350g,肉类40~75g,蛋类40~50g,水产品40~75g,大豆及坚果25~35g,奶及奶制品300g。
食盐、油脂要适量:
粗细要搭配:应选择一部分粗加工食物,如谷物摄入可选择粗加工的全谷物。
甜食需少吃:过量的甜食可增加龋齿、糖尿病、肥胖的风险,因此应避免摄入过量甜食。
三餐要合理:建议每天安排三餐饮食,尽量不要不吃早餐。
饮食禁忌
避免过度摄入烟熏肉类,尽量避免饮酒,如果饮酒也要保证适量,避免高盐饮食,食盐摄入每日不应超过6g,避免摄入过多糖类和饮用过量含糖饮料,避免高脂肪摄入,脂肪摄入每日不应超过30g,尤其应避免过量反式脂肪摄入,建议选择更为健康的油。如用植物油代替固体脂肪。
活动
戒除不良生活习惯,戒烟,不要久坐,适当进行户外锻炼,劳逸结合,保证充足的睡眠,少熬夜,保持健康的作息规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