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(cardiac arrhythmia) 是指心脏电传导系统异常所引起的心跳不规则、过快或过慢等症状的总称,通过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或接受手术治疗,辅以生活方式改善,定期随诊复查,大多可有效控制病情,长期生存。

心律失常概述

心律失常(cardiac arrhythmia) 是指心脏电传导系统异常所引起的心跳不规则、过快或过慢等症状的总称,通过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或接受手术治疗,辅以生活方式改善,定期随诊复查,大多可有效控制病情,长期生存。

心律失常有哪些类型?

临床上根据心律失常的发生部位、机制及频率不同,可有不同的分类方法。

按发生部位:分为室上性(包括窦性、房性、房室交界性)和室性心律失常两大类;

按发生机制:分为冲动形成异常和冲动传导异常两大类;

按发生的频率快慢:分为快速型与缓慢型失常两大类。

临床上常以心率快慢进行分类。

常见的缓慢型心律失常(心率<60次/分)包括:窦性心动过缓、窦性停搏、病态窦房结综合征、窦房传导阻滞(Ⅰ、Ⅱ、Ⅲ度)。

常见的快速型心律失常(心率>100次/分)包括:早搏、窦性心动过速、房性心动过速(心房扑动、心房颤动)、室上性心动过速、室性心动过速(心室扑动、心室颤动)等。

心律失常的病因有哪些?

引发心律失常的遗传性因素多为基因突变。对于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,反复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,可应用基因检测技术进行风险评估,指导治疗方案。

引发心律失常的后天获得性因素包括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。

常见生理性因素包括:因运动、情绪变化等引起快速型心律失常,或因睡眠等发生缓慢型心律失常等。

常见病理性因素可分为以下几类:

心血管疾病:包括冠心病、高血压性心脏病、风湿性心脏病、瓣膜病、心肌病、心肌炎和先天性心脏病等;

全身性原因:包括药物毒性作用、酸碱平衡和电解质紊乱、神经与体液调节功能失调等;

其他心外器官功能或结构改变: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、脑卒中等。

心律失常有哪些典型症状?

随着疾病的发生发展,患者发病早期可有心悸、出汗、乏力、憋气等症状,此时,若心律恢复正常则无严重不适,若进一步发展可导致头晕、黑矇、晕厥,甚至猝死等。

心律失常急性期如何治疗?

针对首次出现低血压或血压测不到、意识丧失、抽搐、晕厥等症状的患者,怀疑存在严重的血流动力学紊乱,可能需要及时抢救,由医生进行紧急处理。

心律失常如何家庭护理?

患者:参与自我日常生活管理,患者如有烟酒嗜好应及时戒烟戒酒;应保持充足睡眠和休息;日常饮食应避免饱食或摄入刺激性食物(浓茶、咖啡等),保持大便通畅。

家属:需鼓励患者正常工作和生活,注意劳逸结合,并督促患者按时按量服药。日常生活中帮助患者避免诱因,避免刺激患者,为患者创造安静的休息环境,协助做好家庭护理。

心律失常患者日常生活管理要注意什么?

休息运动:心律失常患者应该合理安排工作,注意休息,并适当进行锻炼。

饮食:切勿“暴饮暴食”,宜合理摄入蔬菜、水果和新鲜肉类等,避免大量饮酒、饮浓茶、咖啡等。

心律失常怎么预防?

降低心律失常发病率,预防措施包括:

健康的饮食:低盐、低脂,适当摄入水果、蔬菜和坚果。

适度的运动:注意休息和适当运动。

稳定的情绪:保持平和稳定的情绪,精神放松,不过度紧张。

合理的用药:谨慎使用非处方药物,遵医嘱合理用药。

自我监测:定时监测脉搏。

定期体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