乙肝大三阳 乙肝大三阳是指在进行乙肝病毒“两对半”的人体血清学检查时,乙肝表面抗原(HBsAg)、乙肝e抗原(HBeAg)和乙肝核心抗体(抗-HBc)三项均为阳性的状态,一般均能检测到乙肝病毒核酸(HBV DNA),病程超过6个月。

乙肝大三阳概述

乙肝两对半检查中HBsAg、HBeAg、抗-HBc阳性

代表病毒复制活跃,传染性较强

但并不代表肝功能受损严重

合理治疗可尽量避免发展为肝硬化、肝癌

乙肝大三阳是什么?

乙肝大三阳是指在进行乙肝病毒“两对半”的人体血清学检查时,乙肝表面抗原(HBsAg)、乙肝e抗原(HBeAg)和乙肝核心抗体(抗-HBc)三项均为阳性的状态,一般均能检测到乙肝病毒核酸(HBV DNA),病程超过6个月。

出现该情况说明患者已经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,并且病毒处于较为活跃的复制时期,该时期感染者传染性较强,但并不代表肝功能已经出现了不可逆的损伤。

这部分乙肝感染者需按时复查HBV DNA、肝功能、“两对半”和超声检测等,如需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应积极进行治疗,目的是长久的抑制病毒复制,缓解症状并减少肝功能受损,预防疾病进一步发展,减少肝癌、肝硬化等并发症的发生概率。

乙肝大三阳的病因有哪些?

乙型肝炎病毒(HBV)

该病毒抵抗力较强,对低温、干燥、紫外线均有抵抗性,70%的酒精消毒无法灭活该病毒,但高温、次氯酸钠、漂白粉等化学消毒剂可以破坏乙型肝炎病毒的包膜,使其失去感染性,可用于针对乙型肝炎病毒的消毒。

传染源

乙肝患者和无症状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。

传播途径

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、体液、日常密切接触和性接触传播。

血液、体液传播

血液传播除了经输血及血制品之外,刺伤、注射等微量血液也可传播乙型肝炎病毒。含有乙型肝炎病毒的体液,如唾液、乳汁、精液、分泌物等直接进入体内或者接触破损的皮肤、黏膜也可造成传播。蚊虫叮咬不会传染乙型肝炎病毒。

日常密切接触

“日常密切接触”是指可能会是因生活中不注意导致微小的创伤,从而导致的一种特殊的经血液传播的形式,可能通过公用牙刷、剃须刀传染。而非通过消化道、呼吸传染。

母婴传播

又称垂直传播,母婴传播分为宫内感染、围生期感染和分娩之后感染。胎儿在子宫内被感染的概率约为5%~10%,在分娩时母体的病毒可以通过新生儿微小伤口感染婴儿,出生后母亲可能因乳头破损通过乳汁将病毒传播给新生儿。

性传播

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中也检出病毒,其配偶相较其他家庭成员更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,此证据支持性接触可以传播。

乙肝大三阳有哪些典型症状?

根据患者病情,慢性乙型肝炎可以分为轻中重度三类。轻度患者病情较轻,可无症状或存在反复的乏力、腹痛、厌油腻、食欲减退、肝区不适等症状;重度患者则有持续或明显的乏力、食欲减退、尿黄、面色暗沉的肝病面容、肝掌、蜘蛛痣等肝炎症状;中度症状介于轻重度之间。

肝病面容

患者肝功能异常是,面色暗沉无光泽,皮肤粗糙干燥,称为肝病面容。

肝掌

手掌大、小鱼际部位,即拇指、小指下方的部位出现片状充血,或出现红色斑点、斑块,压之变白。

蜘蛛痣

肝功能异常时,患者身体上出现的类似 “痣”的结构,其中心为一红点,周围可观察到呈放射状排列的毛细血管,如同蜘蛛,按压中心红点后消失,以胸、颈部多见。

乙肝大三阳需要和哪些疾病区别?

乙肝大三阳与小三阳之间主要通过乙肝“两对半”检测进行区分,大三阳患者HBsAg、HBeAg 和抗HBc三者均为阳性,小三阳患者HBsAg、抗‐HBe、抗-HBc三者为阳性。

乙肝大三阳有哪些一般治疗措施?

症状明显、病情较重和有黄疸的患者应卧床休息,避免过度劳累,卧床还可增加患者肝脏血流,利于恢复。

饮食宜清淡,适当的高蛋白、高热量、高维生素食物有助于肝脏修复,但无需过高营养,以防脂肪肝,患者应避免饮酒。

乙肝大三阳患者日常生活管理要注意什么?

饮食

饮食应健康均衡,补充能量、蛋白质,但应避免暴饮暴食,控制糖与脂肪的摄入,患者应严格禁酒,减轻肝脏负担及肝损伤。

运动

适度运动可以增强抵抗力,运动建议以低强度运动为宜,时间不宜过长,不应感到过度劳累,病情较重患者建议卧床休息。

生活方式

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即可。

情绪心理

精神因素也是加重病情的重要因素之一,因此应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,若该病对患者工作和生活造成了困扰,可与医生或家属沟通交流。

乙肝大三阳病情需要日常监测哪些指标?

患者治疗前后和治疗中,应定期(一般3~6个月)复查病情,监测疾病变化。

少部分患者使用治疗乙肝的药物后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副作用,请及时就诊,以便医生根据患者情况调整个体化的治疗方案。

乙肝大三阳怎么预防?

对于血清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物阳性的患者应避免献血,按国家规定也应避免从事餐饮和幼儿托管照顾等工作。

日常预防

养成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,不与他人共用牙刷、剃须刀等物品,接触患者后应注意洗手。

保护易感染人群

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关键的措施,注射后应定期检查体内是否有保护性抗体,若抗体消失,应及时补充注射。

对于意外接触乙肝病毒污染物的高危人群,可及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。

感染乙肝的母亲分娩时,应在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、乙肝疫苗,并在1个月后和6个月后再次注射乙肝疫苗,预防感染。